遵循国家标准
GB/T 18802.32-2021:明确光伏系统电涌保护器(SPD)的选型要求,包括试验类别、电流参数、持续工作电压及电压保护水平。
GB/T 29321-2012: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范,涉及SPD的应用和安装。
GB 50057-2010: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,对SPD选型和安装提出具体要求。
关键参数要求
标称放电电流(In):Ⅱ类试验的SPD,每种保护模式的最小In至少15kA,数值越高,SPD寿命越长。
冲击耐受电流(Iimp):Ⅰ类试验的SPD,直流侧每种模式Iimp至少5kA;交流侧每种保护模式Iimp值不小于12.5kA。
持续工作电压(UcPv/Uc):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应大于或等于直流/交流线路的系统电压。
电压保护水平(Up):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(Uw),通常Up不超过0.8倍的Uw,两者之间应保持20%的安全裕度。
应用场景适配
光伏逆变器:安装可插拔模块化光伏专用2级交流SPD。
主配电箱:靠近直击雷影响区域,安装1级交流SPD。
光伏逆变器:安装可插拔模块化光伏专用2级直流SPD。
直流配电柜:安装光伏专用1级直流SPD。
汇流箱:安装可插拔模块化光伏专用2级直流SPD。
直流侧:
交流侧:
安装位置选择
一级SPD:安装在总配电柜或主配电柜内,靠近供电线路入口处,以拦截雷电浪涌。
二级SPD:安装在分配电箱被保护设备前端。
三级SPD:安装在设备末端,保护敏感的电子设备。
光伏并网柜:根据系统电压等级和保护需求,合理配置直流侧和交流侧的SPD。
接线要求
相线连接导线用不小于6mm²的多股铜线,接地线用不小于10mm²的多股铜线。
总连线长度不宜大于0.5m,连接线应尽量短、直、粗。
导线截面积:
串联式(V型凯文)接线:适用于部分系统,可减少连接导线长度,但需注意热负载能力限制。
等电位连接:所有接地端应与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系统相连,减少不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。
安装注意事项
切断电源:安装前务必切断相关设备或线路的电源,避免触电事故。
固定牢靠:采用合适的安装支架或导轨将SPD固定牢靠,防止因设备松动导致连接不良。
退耦装置:不同级别SPD之间有安装距离限制,需增设退耦装置;部分复合型SPD具备能量自动配合功能,无需加装退耦器。
后备保护:SPD前端应串联合适的后备保护装置,防止SPD失效时导致电路起火。
状态监测与维护
状态指示:许多高质量的SPD配有状态指示灯,用于显示SPD的工作状态。当指示灯熄灭或变红时,表明SPD已经失效,需要更换。
定期测试:对重要电气系统中的SPD应定期进行测试,尤其是在雷雨频发的季节,应增加检测频率,保证设备安全。